嗨。。。。好久不见。。。。小时候一直认为大写的人一定是有功 有名于历史家国的群雄,或者行伍杀伐或者治国兴邦,青史留名,受人敬仰。大学时候我认为大写的人一定会是像曲建武老师一样的人。。。社会担当,社会使命,家国情怀,慈悲心肠。无论名不名,都是在为着“大家”作为。。。现在又觉得大写的人原来应该是个读懂易经然后按其中道理入世出世,心里逍遥自得,但是却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高尚 忠贞与智慧的人。


并不是谁都会成为这种大写的人,芸芸众生嘛,只要各得其道,尽自己的井蛙夏虫之份,就很完美。。。最近晚上看的是插画版中国通史。。是一套很老旧的书。就有种过往千年,徐徐铺开的感触,历史的方方面面似乎第一次可以作为清凉荷香抚慰现世的焦灼。深深有种感觉,发现过去还是太以利弊 得失 的眼光看历史本身了,反而跳不出来设定好的路,关进了一个画的富丽堂皇的笼子。。。


就比如。。。刘邦他当了皇帝。。从小到大多数的说法与关注的重点就是他会用人。。他得天时地利人和。。对手有什么缺陷。。他为一个王朝的开辟起了多大的作用。所以他就得当上皇帝。。。我就一直心里不平,就觉得他不配。。这些历史作用 个人特质无法解答我心里疑惑和反感,我会自动跳过和品性卑劣的人有关的历史篇章。。心里再默默鄙视一下。。我呸。。你也配


但是。。。这次就觉得。。如果当初不是刘邦此人粉墨登场。换了别人。。那我们就不会再是重情义,讲仁义,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族了,因为没有人会意识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我们的重要性。如果用了其他的价值体系 文化背景。。那还真会惨不忍睹。。没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所以。。这个人当皇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吧。。必然是有深远安排。。修养完美的像周总理一样当然好。。但或许眼前人心间的完美,会是日后的地雷。。反而又不好了。。奇奇怪怪。


所以。。。回到大写的人。。。如果大写的人是我小时候认为的那一种。。。那与之配套的价值体系 生活方式未免太肤浅浮华。。如果又是大学时候认为的曲建武老师那一种,又失了不少生命气息,与之匹配的价值体系 行为方式又难免刻板沉重。。。。所以我现在又觉得读懂易经又按其行事,不断有所得的人。。。才算大写的人。。。伏羲多聪慧啊。。满满的生命灵气。。胶原蛋白。。你是不是不喜欢去伏羲庙。。。。我就很喜欢时不时去呼吸一下那种气息。

-- 君君